《大灭绝时代》获得第2015年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是全球环保话题之书,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影响,为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的警钟。
环保,我们陌生又熟悉,言之而拗行。
我们在一直以来提倡的是要当下的状况,是一种自我批判,但从本质上说其实是要人类放弃利益,逆趋势而行。
所以应当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这本书?是批判人类行为的,还是应该认为人类也是自然的产物,而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归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而去客观看待自然发展呢?这个问题是关于人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人与自然,人无疑是自然的产物,但是由于人类与同时期生物所产生的差异,一种由自然中来的进化的优越性,使人类拥有三个属于人类专属的特性以改变世界:第一特质是语言,第二特质是自我意识,第三特质是自由意志(指我们能够自主决定自我的思想、行为,是人类为自身、为自己的智慧、为创造的文明所表现出的自豪感)。
人类进化
所以人类对世界整体自然环境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以至于作者用大灭绝时代命名,下面简要概述书中内容。
1. 五次大灭绝和现在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的区别
作者称现在正在发生的物种灭绝的现象为第六次大灭绝,所以后文皆指代为第六次大灭绝。
前五次大灭绝包括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3.7亿年前的泥盆纪灭绝,2.5亿年前的奥叠纪灭绝躲过了两次大灭绝的三叶虫,这次也没能幸免遇难)。
三叶虫
三叠纪晚期的生物大灭绝和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的灭绝(也就是人们所知的恐龙时代)。
恐龙
书中关于前五次大灭绝和大灭绝的由来没有过多赘述,只是从历史继承性的角度对居维叶、莱尔和达尔文关于对物种灭绝的的观点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尽管现代生物学基本上是以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作为主流的观点,但是在当时,这是个极有争议的话题。
在启蒙运动中,主流观点认为,每一个物种都是伟大的、坚不可摧的“生命链条”中的一环。正如亚历山大·蒲柏在他的诗作《人伦》中所写的:
      一切不过是零件,组成非凡的整体
      其躯体是自然,其魂灵是上帝
大灭绝的发生,后来被归结为:“有别于背景的嗡嗡声,大灭绝会是一声巨响,是灭绝速率图上的一个尖峰,生命的历史整体上是”偶尔被恐慌大段的长久安逸。
时间
不同以往的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却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对大灭绝预测。
正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最常被引用的一段话中,达尔文写道:“
可以这样说,自然选择无时无刻不在仔细检查着全世界的每一个变异,哪怕是最微小的;它去除那些坏的变异,保留并叠加好的变异。无论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只要得到机会,它就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时间图
没有人曾亲见一个新物种的诞生,据达尔文所说,人们也不必有这样的期待。物种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可能实际观察到。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大概一千年左右才会有一种两栖动物灭绝,然而,现在差不多每一位在野外工作过的两栖爬行动物学家都目睹过若干起这样的灭绝。
就连作者,在为写这本书做调研的时候,也遇到上了一个两栖类物种的灭绝。
根据计算,两栖动物灭绝的速率可能比背景速率高了四万五千倍,其他物种的消失速率也都惊人的升高,物种的消失无所不在。
“我选择两栖爬行动物学作为毕生的事业,是因为我享受与动物一同工作的时光。”亚特兰大动物园的两栖爬行动物学家约瑟夫·曼德尔森曾经写道:“我从未曾想过我的研究会重现古生物学中的事件。”
这里指的是两栖动物的危在旦夕,甚至濒临灭绝。
2.  书中提到的已灭绝的和濒临灭绝的物种
书录基本上是由每一章所调研讲述的动物组成的,共有十三个故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远古已灭绝的物种,第二部分是陈列当下的事实,亚马孙雨林,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大堡礁的外围海域。
巴拿马金蛙:这种金蛙的数量由于壶菌病(bd)的扩散而大幅减少,此外,失去栖息地以及环境污染也是其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巴拿马金蛙
大海雀:远古时期人们称为企鹅,它被作为鱼饵,当作填充床垫的羽毛来源,甚至当作燃料。
根据一位英国海员亚伦·托马斯的记载,他随波士顿号驶往纽芬兰时看到:
如果你来这儿只是为了获得它们的羽毛,你根本不用费事去杀死他们,只要按住一只,直接把羽毛拔出来就成了。然后你把这只可怜的企鹅扔到水上漂着,一半的皮肤脱了毛裸露着,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死去。
芬克岛上没有树,也就没有可烧的东西,这就导致了托马斯笔下记录的另一种行为。
你可以带上一口大锅,往里面塞一两只企鹅,然后在锅下点一把火。这把火绝对也要用那些可怜的企鹅来点,它们的身体太多油了,很快就能点着。
(奥夫帮所画的大海雀)
减少种群的个体密度可能会让剩下的个体变得不宜存活,这个现象称为”阿利效应“
大海雀一年只产一个蛋
珊瑚礁:海水酸化,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与日俱增,大海就像一个巨大的吸纳器把大部分的酸都吸收了,这些酸不停地对珊瑚礁造成腐蚀。
珊瑚虫
并且珊瑚虫水饱和度的影响受精率严重下降,幼虫的发育和定居行为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正在排卵的多孔鹿角珊瑚
苏门答腊犀:盗猎者捕杀
                                     苏诺
毛岛蜜雀:“世界上样貌不算浮夸的鸟类之中最美丽的。”
夏威夷乌鸦:奇怪的奇诺希
世界上最后一只夏威夷乌鸦:奇诺希
3.  回答开篇的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本书,怎么看待我们对生态的态度?
作者说;“我们要么为人类所造成的灭绝单独创建一个类别,从而让人类真正具有其”特殊地位”成为一种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生物;要么在大自然的秩序之中为大灾变留出位置,从而不得不——不管有多痛心——承认居维叶是正确的。“
人类当然可以是破坏性的、短视的,但人类同样也可以是有远见的、利他的。
一次又一次,人们已经证明了他们在乎蕾切尔·卡森所说的“与其他生物共享我们的地球这一问题。”
专注于我们为了物种保护能够做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比起悲观地推测一个把生物圈缩小到小小塑料管中的未来,无论是实践上还是从伦理上来看,前者不是都要强于后者吗?
正如书中所说的;在阿拉斯拉的一个保护组织负责人就曾经这样对我说过;“人们需要心怀希望。我希望心怀希望。这才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